金芒果教育|先抓習慣,再談成績!這份1-9年級“好習慣”一覽表,建議老師收藏,并轉給家長!
小學階段是教育的“關鍵期”,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成效很大。而一旦錯過了這個年齡段,再進行這種教育,效果就差多了,有時不只是事倍功半的問題,甚至終身難以彌補。
中學階段的學習習慣也非常重要,關系到孩子能否上一個好高中、好大學。今天為老師們和家長們帶來一份學生1-9年級各階段好習慣養成指南,建議您仔細閱讀:
一年級習慣
初一培養學習習慣
(1)基礎的定義、定理、性質(一定要理解記憶)
(2)自己課上的靈感
(3)自己有疑問的地方
(4)老師的歸納與總結
初二培養思維能力
會聽:會聽老師講課的關鍵點,聽講效率高。
會做:把會的做成對的,準確、規范地進行書寫,表達自己的思路。
會講:把自己會的東西講解出來,能力達到一個新的層次。
會變:題目的形式發生變化,能發現本質,準確解答。
一題多解,打開思路,找到巧法。
多題一解,歸納總結,找到通法。
一題多變,形式多變,找到模型。
初三培養自學能力
老師經常會要求整理作家的生平事跡,開始可以上網幫助學生查資料,后來就讓他自己查,自己整理。 初一初二可能每晚督促孩子寫作業、閱讀、寫讀書筆記。到了初三,必須讓孩子自覺有意識地做這些事。 周末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安排學習和生活,根據自己的需求查漏補缺,家長只要做好最后的審查工作就好。
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,就像一張白紙,我們怎么教,他們就怎么吸收。與其盯著孩子的成績,在成績上找不足施以彌補,不如督促孩子先養成這些習慣。要知道,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良好的習慣以及健全的人格。

推薦閱讀
-
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成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詢委員會的通知
2023-11-17 11:13:54?1129 次
-
13歲孩子的內心世界,我來教你讀懂
2020-03-24 09:55:54?2676 次
-
寒冰消融 勝利正來
2020-03-16 16:51:24?2828 次
-
人工智能時代:教師的角色轉變與責任擔當
2020-03-09 12:03:58?2437 次
